仍役于物

生日时我买了 Switch Lite 送给自己。今天我寄出给二手回收商,总共陪伴约 40 天。自然,买时有理由,卖时亦有。

尽管我决定向极简主义靠拢,但我内心似乎不确实认同。所以看到有文章批评极简主义,我便留心看下去。结果感到论证比较弱,不够说服我。作者甚至借用“待人接物”一词,直接认为对待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对人的态度。然而待人、接物显然是很不同的面向,这个熟语不提供任何有效观点,即便视为带观点的俗语(比如理解成“待人如接物”)也不自动为真。毕竟我怀抱了解技术哲学的态度,不是在看“类比论证”也成立的中学生作文。想来是偏散文吧,还是错付了。

ThinkPad 近来也开始重视性能,一年有一款不错的机型。于是我买了一台,自我说服工作用。既然那台是工作用,家用就可以再买一台。又与几乎后无来者的轻薄机型 X1 Nano 几相比较,犹疑不定。其间似乎感到无论买哪台都是对现有的 X395 的背叛,倒真有几分“待人”的意思。然而即使不用拟人化语句,实际上我也将烦恼旧机怎么处理、新机如何测试——因为我主用台式机,实际上根本没什么机会用到笔记本电脑;只会在新笔记本到货后强行用两天,接着大概放到一旁,有什么“隐疾”便不能发现。最后,我与对象倾吐一番凡此种种购买与否的对抗思路,理性证明当前我不需要买新机。瞬间生出一种微妙感觉:这就是自由。之后我仍然不时查看价格,但更多变成一种观察,少了许多物欲的成分。

总体上我自认为没那么“役于物”了。但先前的服务器、域名,最近的迷你主机、笔记本乃至掌机,可能是小时候种下而后生根发芽的渴望。在这几样之外,我似乎已不需要提醒自己坚持极简主义。希望未来消费观、消费欲能达到更好的平衡吧。

Try Ctrl+Enter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