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长久的自我批评

我初中时候看性格色彩,说自己主性格是追求完美的“蓝色”。但当时我只是追求思想完美,买了杂七杂八很多书看。实际上,完美不可能不包括身体完美。我太瘦了,应该锻炼。高中看到同学有哑铃,我心想现在算了,大学一定要锻炼。大学伊始或抛之脑后或束之高阁,直到后来终于也买了哑铃开始规律锻炼。这些一方面可以给一个我理解“完美”的叙事,另一方面可以说要保持长久的自我批评。

我一直主张自主性:要审视生活,要对事物有选择,要发挥意志和智能行事决策。然而我每天的生活呢,不能说太好。去年,我在朋友圈转发一篇写肉蛋奶的文章,有同事在下面留言:猪油是否更容易引起三高,谷氨酸钠是否致癌,转基因能不能吃,新冠是不是老美搞的,是非曲直普通人可就难说清了云云。我就很纳闷,这些人一天天看的什么玩意。人的注意力那么有限,没有更有意义的东西看,没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做吗?为什么好像别人推送什么,给你什么刺激,你就做出相应的反应呢?没有自己的课题,没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吗?(而对于切身利益相关的、真正关注的问题,应该回复这句话:超乎寻常的论断,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。)然而求诸其身,我每天又在干什么呢?我对自己生活的批评早已有之,这时就更甚了。之后,我看的小说,主角每天读论文;我跟同学聚会,他们都有擅长与热衷的领域。逐渐我觉得更要保持价值感,要更加分清楚什么重要、什么不重要。加上一个情绪契机,我终于开始每天读书,并形成习惯。

我会说这些都是长久自我批评的作用。我可能五六年前就知道要锻炼身体,但是没有做,没有做我就要批评自己;七八年前就想保持阅读习惯,没有做到我就要批评自己;因为健康想要戒糖,没有戒掉就要批评自己。有些人可能觉得没有必要,既然做不到就顺其自然、躺平放弃,但我的经验是恰恰不能放弃。哪怕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达成,也比开始就放弃目标永远也做不到好。当然这也不是铁律,因人而异,不然容易滑向不好的一端。或许这个度在于:要自我批评,不要自我贬低;多批评自己的战略,少批评自己的战术。

Try Ctrl+Enter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