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信息工作流

信息工作流听起来很唬人,也确实可以很复杂。信息从收集、整理、归档、输出等等都可以有很多软硬件来完成。“少数派”网站对此有大篇详述。我没有那么多精力,但有时确实绕不开 read later 这样的需求,暂且分享记录一下。

原始的信息由几个 App 输入,如每日信息流包括电子书阅读 app,还有付费新闻、newsletter(邮件)、RSS Feed,也包括微博、知乎这种社交类的。但社交类我尽量少用,如果能 RSS 化会整合到 RSS Reader。比如微信公众号实在有些好文章,我不想经常打开微信,自己爬取技术又不太行,我就选择付费服务 werss 生成 RSS。RSS 阅读器我则在服务器上托管自建 ttrss,因为 Google Reader 倒闭后我不再信任厂商服务,用服务端而不是客户端则是有多端同步需求。另外,名叫 RSSHub 的开源程序也能帮助将奇奇怪怪的网站 RSS 化。我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,提交了长沙停水通知的代码,结合 RSS Bot 给我实时推送。RSS Bot 依托 Telegram,因为 Telegram 相关生态非常开放;我也使用 Telegram 订阅一些频道。

遇到需要稍后阅读的网页,我收藏到自建的 Shiori 服务。Shiori 在收藏时可以保存网页内容,浏览器插件能结合登录状态。这样下次我在另外一端(主要是电子墨水屏阅读器)就无需重复登录点击。但 Shiori bug 很多,建议同时考虑其他开源程序。之前我用印象笔记剪藏,但印象笔记后来吃相不太好看,遂弃用。稍后阅读保存到 Shiori 我会打上专门标签,跟其他单纯想收藏的内容区分开来。如果内容特别重要,我会保存到电脑本地。至于笔记,我现在宁愿用 txt 或 markdown 编写,暂时不用专门的笔记软件。遇到有意思值得分享的,我更希望自己写博客。

写博客我直接用 web 后台,不用特别的写作软件。之前写英文内容考虑过 Grammarly,但各处拼写检查勉强堪用,现在又有 GPT 帮助润色,还好没买。以后如果写长篇小说,或者需求发生变化,再考虑重新设计工作流。

Try Ctrl+Enter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