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对工作说不

最近很想离职,时常怀疑“工作”这种人生既定路线的意义,所以看到《对工作说不》一书的访谈,我就被吸引然后买来看。看书以后更不想工作了。

书中说了现代这种工作形态的由来——不是一向如此。也提到当今有些国家尝试比五天八小时更少工时的工作制——不必一直如此。有对工作的反思批判,也有不工作人的实际访谈。而同时作者也表明所谓“工作生活平衡”是过于强调个人责任的说法,应该同时看到结构性问题。于是就有了如书名般的呼吁:对工作说不。拒绝工作,想象不工作的图景,考虑有什么替代方式提供收入、地位、社会价值等。比如说,社会上有人过度工作,有人没有工作,能不能干脆有工作的人都减少工作,就有一部分工作分出来给没有工作的人,结果大家都有工作,强度又不高,可以自主生活、自由创造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?

从我个人来讲社会变革不是急需考虑,我主要跟着反思一下,做一点白日梦。近来确实不能说服自己,为什么生活围绕工作打转。工作不如以前开心了。休息时间也如作者所说,仿佛只是为了调整歇息再继续生产。因为上班累,下班索性放弃锻炼;因为上班累,周末大玩特玩,不去管计划要做的事;因为上班累,买咖啡奶茶零食,加餐吃一顿好的——生产所得剩余有部分又投入到消费了——乃至于可能是很大一部分——因为我想方便通勤,所以花钱租住在公司附近,这里就有很大溢价;因为上班劳累下班不想做饭,只能在外面用餐。可以想象,倘若我立刻辞职赋闲在家,完全可以自己做饭,不需要支出那么大。这些本来可以自己花时间完成的事务,转为消费似乎就不是那么有意义。(还是说因为存在更有价值的事要花时间所以选择花钱?这个更有价值的事难道要往回指向工作?)所以工作为了什么呢?简单的答案可能还是适用于我吧:赚钱。在明知很大一部分因为工作本身又流走的情况下,折中选择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方案:让“生产剩余”能剩得多些,生活受工作影响小些。也许还有指望是工作本身就有能感受到的意义:现在我的工作要么没什么意义(不显著大于承受的痛苦),要么我没有发掘到从而感受到。系统上的指望也是一种折中:在拉内需、促消费的情境下,劳动法能得到贯彻。

Try Ctrl+Enter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