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断食、早锻炼、不午睡

每日锻炼这样的计划已经基本能坚持,我开始微调日常生活。

我决定晚餐后接上蛋白质补充,然后 12 小时不进食,称之“轻断食”。如果晚餐在公司吃,那通勤回到家就立马煮鸡蛋或者喝蛋白粉;如果在家附近吃,同样到家补充蛋白质。总体上达到一天中只有 12 小时进食的效果。这应该也是断食的一种,可能有助于减脂。也看到研究说睡前四小时最好不要锻炼,那我把每日锻炼提前一些,大约放到晚餐或蛋白质加餐一小时后。(我正尝试以事件演替的方式看待时间,减少传统的依时刻流逝的观念,所以这里不决定具体是几点钟。)其实以科学循证态度讲,这两件事效应不显著、获益不明显,不过现今已有条件做这种生活试验,而且我发现还有实际好处:时间上更多弹性,更容易完成每日计划。以往我可能锻炼后才喝蛋白粉,但是有时会懒到不想泡,煮鸡蛋的话又要等,则不能摄入计划那样多的蛋白质,或者转而用蛋白棒这种相对不健康的零食代替;如今在精力还好的时候把该做的事做了,临睡觉就很轻松。同样,每日锻炼开始得早,那么即使我经常拖延,也很难拖到比过去晚;时间窗口变长,正念觉察也更常发生,让我找回核心价值、开始每日锻炼。

午休则从 20 分钟睡觉调整为不睡觉。倒也不是不休息,只是用正念冥想之类的方式代替。看到过相关研究,即使只是闭眼也有休息效果;具体还有什么别的忘了,先尝试正念冥想。起因是打鼾的我最近决定晚上不佩戴家用呼吸机,结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试验,再跟一般睡觉比较确实容易头痛,有时候午睡仅仅定了 20 分钟闹钟也头痛。不排除跟早起的睡眠周期有关(在深睡中途被唤醒),也很怀疑跟午睡有直接联系。那么干脆不午睡试试。目前试了几天感觉还可以。既然不午睡,咖啡也可以很早就喝,避免过于影响晚上。晚上只要睡够,白天精神还不错。午餐可能少吃点精制碳水化合物。中午实际的正念过程,几乎肯定会在后段进入迷离之境:端坐在椅子上,头会不时往后倾倒,但还是比趴着睡要好。之后可能会尝试其他休息方式,但肯定不包含躺睡——毫无疑问那容易打呼,产生呼吸暂停。

Try Ctrl+Enter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