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书初体验

我直到不久前才注册小红书。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小红书对我很有帮助,同时又让我感到不安。

众所周知国内互联网越发封闭,很多信息都转向微信公众号一类的封闭平台。我以前会用微博搜索一些小众的、周边相关、时效性强的信息,比如本地疫情情况、卫生院疫苗库存。这类需求现在可以放在小红书上了。我最近就好奇本地高铁、机场贵宾厅,小红书上搜得到个人体验,也有详细路线指引。总体上我相信小红书的类似信息比微博更多,算法也更好——微博我经常需要点“实时”,但又会被一堆垃圾信息淹没。

并不是说小红书没有垃圾信息。像香港银行开户、日本旅游签证办理这类信息,就有很多中介制造焦虑,也有网上常见的“标题党”。有一些标题、图片似以当事人口吻发布,但发布者名称赫然写着某某中介、某某律师。我也刷到过一些刻板印象的“互联网废物”笔记。最近经常看到一些搞笑段子有明显营销痕迹,有一些是在评论区发广告。可能还是我警惕心太强了。它的算法确实让我有沉迷的倾向:我不刷别的社交媒体,但日常经常点开小红书看——但总体内容又让我不时“洁癖”发作,对冲我的上瘾。

我不得不想到,我刷到的大多数内容是经验,最多是零碎信息,有待汇总查证,不是系统化的知识。即使需要对某个课题形成大概印象,也需要去伪存真。而封闭平台禁止引流到站外的特性,也让人很难交叉验证信息,很难成为严肃可靠的信息源。只有当表层互联网很难查到某件事,我才仰赖这种平台,平常则以一种八卦心态听小道消息。话又说回来,小红书整体氛围还不错,即使像我这样内向的人,评论交流也不会觉得太有负担。后面会考虑产出某些方面的笔记。

Try Ctrl+Enter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