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反思自己的编码设计风格,有时候属于过早优化、过度设计。我的思维开始滑向另外一端:除非确定某个东西会第二次用到,否则我尽量不抽象出来。因为我觉得大部分时候根本不会有第二种情况;我甚至认同全部门做的系统其实用不着微服务,简单的单体架构就完全满足。对于消费观,我也开始滑向实用一端。
不久前注册了 shans.ing
域名,但我已然没有曾经的满足与欣喜。它其实没太多美感,输入不便,我杂七杂八的东西放到 .shansing.net
子域下便完全够用。从这种实用价值出发,它越发显得像一种负担:持有也是一种负担。我还要登记它在我的笔记上、想着它能做什么用、过期要不要续,简直是负效用。
最终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实用主义很好。其中也要参考极简主义理念,规划好各类物品,珍惜已有,利用所有,尽量少添置新东西。买一个东西,不一定说是“刚需”,但起码确实要有真实存在的需要。稍微偏离实用主义、极简主义的是,也允许我以重大战略之名给出例外。比如我应该搭建 AI Server,即使还一直没有用上。不过再轻一些的计划就有如空中阁楼,不足以构成购物理由。
除了需求真实存在,也要考虑损益比,通常从使用时长开始。我很常使用电脑,所以费钱买电脑(以及费心评测比较各类款式)完全合理。假设电脑性能不能满足我经常进行的工作,更换电脑也合理。反之如我有玩游戏使用耳机的需求,但仅限于火车、家中很吵的时候,时间并不长,那么就不太应该买副新耳机。
不过若只考虑使用时长,会出现一些悖论。比如睡眠占人生三分之一时间,是不是应该选购好的床垫、枕头、被子?衣裤占了一半以上时间,是不是要投入重金?这里就要衡量具体收益,并且考虑市场情况。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为什么一个鸡蛋卖五毛钱,我只能接受市场现状。如果一百块的衣服满足基本需求,我就不太需要买五百块的衣服;如果我的需求对应产品要两千块,我可能就得咬牙接受——不过综合考虑损益比,另一种情况是放弃购买,这时可以说偏离我的心理价格太远。
虽然消费是商品社会的新道德,但消费越多不代表财富越多。我看到一个知乎回答,说知识阅历、身体健康也是人的财富,很老套,但我时常回想起来,此言得之。尽管也有知识付费、保健品、健身房这种外化的消费选项,还是要自主挑选,吸收利用,防止异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