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(人工智能)相当火热,有人问人脑会不会其实也是 AI 模型。对此我嗤之以鼻。“模型”这个词本身就含有简化的意思,从定义上就不能与描述主体等同。
此外我的理由是人有意识。从科学上我们可以认为人脑承载人的意识,哲学上有关意识/心灵/灵魂的更多认识还不明确。好消息是哲学论辩同样注重“质感”。我们说模型,通常不关心内部细节,过于简化则变为哲学所批判的科学主义观点,比如之前我写过的行为主义、功能主义——只从输入/输出看问题,太过自大了。内容除了量化的还有质性的。你不知道我感觉的红色跟你的是否一样,你更不确定我的红色具体是什么质感;科学家研究蝙蝠的各种生理特性,能描述蝙蝠的各种生活细节,但他永远也不知道当一只蝙蝠的主观体验是什么样的。说人脑只是模型,即完全忽略了这些质性内容。意志是否自由在哲学上固然有争议,不过你真的愿意被看作模型,说你的所思所想一点也不重要吗?从这个意义上说,无论直接言说此类观点,还是行为表现可被 AI 预测替代,实际上都是自我贬低。
那么只从科学角度说,人脑会不会本质上等同于计算机呢?有人认为人脑有噪声,由电信号衰减之类所致,所以不是拥有确定算法的计算机。但计算机也可以引入噪声,计算机也不只有伪随机,硬件随机数生成器在工程意义上足够认为是真随机。我比较喜欢的说法是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引申而来。简单来说对于自然数系统,有一些语句永远无法证明。整数系统也是如此,因为整数集可以映射到自然数集,这类系统称作“可数的”。计算机程序总是可数的,其中的数据类型无论多精确,总是有限度量的,不能完整表示像圆周率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。大脑是可数的吗?我们还不知道。所以谦逊地讲,我们既不能说人脑本质上是计算机,也不能说不是。浪漫的说法是,或许人脑就是有些东西是微妙而不可证明的,这些就是我们的一部分。
虽然我最后说有微妙而不可证明的东西很浪漫,但这是错误的!如果大脑可数,那有一天我们终究能探究完,剩下的就是永远也不知道的东西。只有不可数的世界才真正浪漫,因为我们完全可以跟 AI 不一样,可以做出在 AI 看来“意外”的决定,永远有着探索不完的思维、知识、系统。参见万维钢《你有你的计划,世界另有计划》 (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30489754/)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世界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