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吗

《洞见》之后,我又读了《理性生活指南》。其中介绍了作者原称为“理性疗法”、现称“理性情绪行为疗法”的方法,供读者在某些条件下自我调控情绪。

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观点可以简单理解为,人们常以为 A(外界事件)直接导致 C(不健康的情绪),但其实中间还有 B(非理性的信念),即真实路径是由 A 到 B 到 C。在此我立即想起自己之前在《“存在即合理”》写过的,“事实是事实,观点是观点”;事实本身不导致观点,中间包括了立场。(根据批判性思维,我们其实不能严格分辨事实与观点,但不影响这个语境。)看来对理性的批判与对感性的批判异曲同工。所谓非理性的信念,通常是一些包含“必须”“理应”“应当”的句子,在别人或自己没有这么做的时候,就容易产生诸如愤怒、抑郁等不健康情绪。

一种自我事件的典型例子是害怕当众演讲。脑中可能设想 A-演讲失败,如忘词,结巴等,导致 C-恐惧。如果现实发生可能导致 C-抑郁。寻找其中的 B,可以得到“我必须演讲成功,否则我就是没有价值的人。没有价值的人会被看不起,不应该存在”类似的句子。之所以说类似的句子是非理性的,是因为不能证伪。演讲失败不代表我没有价值(起码不能代表我的全部价值),也不代表天会塌下来,不代表我不能继续生活等等。对 B 进行觉察,反思,逐渐使自己抽离,摈弃,进而消解 C。我时常会觉得“必须”“理应”这种用词也太夸张,真会有人这么想吗?或许是翻译问题。或许只是我没有明着这么想,因为我自称秉持一种贝叶斯主义的概率思维。或许对很多事情是潜意识活动,我没有去挖出来罢了。

读《洞见》时我哗众取宠式地声称,或许理性是激情的奴隶。而《理性生活指南》说,假设人没有所持的信念 B,除非是身体承受现实疼痛这类情况,否则情绪 C 一刻也不能存在——它最多产生了,但不能维持下去。这就反而有激情是理性奴隶的意思了。当我们的信念 B 是不理性的,情绪 C 则是不健康的;反之我们能得到健康的情绪 C。书中提到,失望、遗憾是健康的;人也可以有强烈愿望,但不一定要导致愤怒、抑郁。我们持有理性信念,不会使得生活如机械般无聊,反而能更好感受多姿多彩,这点这倒是跟《洞见》介绍的正念冥想相通。

《理性生活指南》成书时,似乎还不是学界主流。那时好像还流行精神分析。如今类似的行为疗法得到推广,能通过改变观念来改变情绪已是共识。如今我觉得“情商”一词滥用太多,似乎变成圆滑与世故的代名词,最多能够理解为照顾他人情绪。不如回归本意,求诸其身,让我们把握好自己的情绪。

Try Ctrl+Enter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