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于朴素的情感,我对家乡的耒阳话有很大兴趣。以我目前的水平,仍然不足以读懂《耒阳方言研究》,但我可以从身边下手,尤其是过年回老家的时候。
我开始更多思考父母家人亲戚们口中的耒阳话,应该如何用汉字表达。耒阳话据说融合了客家话、赣语、粤语的一些词汇。而无论我看广东网友聊天,还是台湾节目,都知道他们有所谓正字法。比如台语(台湾闽南语)的“林北”,比较规范的写法是“恁爸”。像耒阳话也会说“冒得”,实际上写成“冇得”比较好,跟四川话一样。我时常想起奶奶辈说的种田,土话说“莳田”,这真真是古老的表达。我相信在耒阳话中还能找到更多这样的例子。
实际上“莳田”是我上学时在字典翻到的,不然我听许多遍也写不出这个字。有意思的是,过年的时候我恰巧看到外媒报道,新闻地点正是在我家乡,我甚至学会一点新词,比如“仓屋”。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大人口中的 qiāng wu 会对应仓屋。搜网上也没找到多少资料,只知道古诗有用过,大概是可用的吧。真想跟记者交流一番。还有一些词,我是真不知道来源出处,比如描述窗户的一个词,看过有人写博客称“箭眼”,还煞有介事描述古代打仗有箭射到窗户上出现一个洞(眼就是小洞)之类的,不知真假。
最近我甚至在琢磨用耒阳话写饶舌歌曲。“箭眼”(姑且这么写吧)的“眼”,其实发音有点特别,大概是日语的鼻浊音。于是我就发散开来,写了这么一段:这(ge)里(lei)有扇(zhan)窗(jein)户(an),前(dang)面(mian)有个(dia)坑(tang)洞(an),你若(yao)卖掉(qi)玻璃,别(han)人(en)说(wa)你(en)掉(tein)到钱眼(a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