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输入/输出"模型论的可疑之处

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——奥卡姆剃刀理论在许多地方相当好用,甚至很多人认同其加强版——牛顿的烈焰激光剑——一切不能观测/实验证实的事物都不值得讨论。这些理论用来对付车库中的喷火龙,使我们的思维更简洁。霍金再往前一步,提出基于模型的实在论,认为所有事物不过是我们建立的一个个模型,只要模型选取得当,用这些模型就能够描述全部世界,并声称哲学已死。

《做哲学》列出几大哲学经典问题,其中之一是心-身问题:心灵的本质是什么,与身体是什么关系?行为主义认为心灵状态就是行为倾向,同一性理论认为心灵状态由大脑产生,这些理论各自面临相当大的诘难。于是功能主义变得非常诱人。功能主义将心灵状态等同于特定功能。心灵状态可以看作是某样东西的输入、输出,这个东西不必是大脑,也可以是芯片等;而且输出也不必是行为或行为倾向,于是单纯的开心、难过变得可能。以程序员的逻辑,“功能”主义不如翻译为“函数”主义。有不少人便是以输入、输出的观点看待世界,这本质上就是模型论。

然而,仍然可以提出若干思想实验反对功能主义。比如中文屋,或者布洛克的中华民族。尤其后者,很难说“中华民族”(或者其他人口众多的团体)按照一定规则组织起来实现特定功能就等于拥有心灵状态。反过来,也可以驳斥说拥有特定心灵状态不代表拥有特定功能,不能有一个人内心开心但是表现出常人生气的样子吗?功能主义实际上为心灵状态设定了“正常”的规范,但我们知道这不完全贴合现实。因而特定功能对于心灵状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,功能主义很可能是错误的。

行为主义、同一性理论、功能主义面临的最大诘难,在于它们无法解释心灵当中的“质性”内容。当我开心,我可能手舞足蹈,也可能表面平静,实际释放一些电信号,但对于我所思所想的解释缺席了。心灵状态很重要的一部分即是意识、欲望。为什么人拥有意识,能思考各种东西?意识的产生如何可能?在思想实验中,一个天才科学家生活在黑白世界,他竭尽所能解开人类所有的心灵表观问题,能够根据电视中其他人所处的环境、看到的东西、听到的声音等解释其行为,根据光学原理科学家还知道不同颜色会带给人怎样的影响(尽管他只能看到灰阶,但能分析波长),能够对这一切现象形成完备的理论,但他永远不知道红色的主观体验是什么样的。

科学也许能观测并解释所有的生理现象,也许能造出人工智能,但无法对主观意识的根本问题作出有力回应。这个问题只能交给哲学。也许未来哲学达成共识,会像“自然哲学”一样让渡给科学,但显然不在可预见的未来。如前所述,就连哲学界几个风靡一时的心灵理论也失败了。究其原因在于它们采取纯粹客观的视角,忽略心灵的主观内容。可见单纯输入、输出的逻辑不能解释一切事情。“看起来像鸭子,走起来像鸭子,叫起来像鸭子,吃起来像鸭子,那它就是鸭子。”“鸭子”理论与各种模型论变种充其量是认识论问题的答案。对于形而上学问题,还需要真正更深邃的见解。

Try Ctrl+Enter :)

已有 7 条评论

  1. 云狐

    科学毕竟是实用主义的学问,科学只是发展生产力的工具,为什么用奥克姆剃刀,因为他简单好用,为什么科学要求实验可重复,因为不可重复就无法利用。但真理可能很复杂的,真理可能是无法复现的,真理可能是会变化的。

    云狐 September 12, 2022 | 6:10:35 pm回复
    1. 闪闪的星

      1. 感谢你的评论;
      2. 这篇文章没有否认科学的作用,也没有否认奥卡姆剃刀;
      3. 即使你说的全对(除了最后一句关于真理的相当可疑的诠释),与本文观点不冲突。

      闪闪的星 September 12, 2022 | 7:20:11 pm回复
  2. 云狐

    我本来就在肯定你的观点啊……我在说科学只是一门信奉实用至上和真理永恒的宗教。

    云狐 September 13, 2022 | 9:27:31 am回复
    1. 闪闪的星

      唔,科学与科学之间也相差挺多的。科学确实大多奉行实用态度,但也有理论物理学这样重要的存在,实用不是第一要义(我不知道你说的实用主义是哪个实用主义,我大概以日常含义理解)。
      我更愿意说科学和哲学研究的预设前提、问题范围不同。科学假定一些世界观、认识论,同时基本思想跟哲学有相通之处:科学和哲学同样依赖于形式逻辑这样“必然真”的东西;哲学研究也有评判理论好坏的充足性标准(一致性、简单性、广泛性、保守性、成果性),奥卡姆剃刀可以看作是其他面向一致时要求简单性的特例。所以我每次都很难认同科学是宗教的说法(逃

      闪闪的星 September 13, 2022 | 12:09:04 pm回复
      1. 云狐

        生命延续需要基因突变,社会发展需要各种革命,物理规律如果无法变化宇宙只能走向熵寂,而一个终将毁灭的宇宙其实是没有太大研究意义的。只是人类太弱小了,只能研究这个走向死亡的无聊宇宙。

        云狐 September 15, 2022 | 12:57:54 pm回复
        1. 闪闪的星

          你也说了是如果。一般认为规律恒定,区别在于人们能否认识,以及认识到什么程度,所以我假定你说的是人们对于规律的认识恒定。然而这肯定是错的。
          就算所有的无意义是因为最终死亡引起,就算个体死亡及宇宙死亡为真。想想两百多年前人们的预期寿命只有三十四岁,如今科学发展让它翻了一倍。虽然还没有人敢保证人类会发现逃避死亡的方法,但目前也没有发现永动机反面证据那样强的论证阻止逃避死亡。于是个体死亡也许可以逃避,宇宙死亡也许也可以逃避。今天你说生命延续需要基因,也许未来只是各种自生长的半导体元素。这一切都是未定的。人类历史按比例缩至二十四小时,科学发展可能一秒钟都占不到,许多哲学问题仍然没有广泛一致的令人满意的解答,现在下定论太早了。

          闪闪的星 September 15, 2022 | 8:34:59 pm回复
          1. 闪闪的星

            一秒钟 -> 一分钟

            闪闪的星 January 2, 2023 | 3:35:11 pm回复